比特币的总量是固定的,最多只有2100万枚,这是由比特币的创始人中本聪在设计之初就确定的核心规则。这种设定赋予了比特币稀缺性,类似于黄金等贵金属,使其在数字货币领域具有独特的价值存储功能。比特币的挖矿进度已接近尾声,超过90%的比特币已被开采出来,剩余部分将在未来几十年内逐步释放。这种总量限制机制不仅避免了通货膨胀风险,还强化了市场对比特币长期价值的共识。

比特币的发行并非一次性完成,而是通过挖矿逐步释放。矿工通过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来验证交易并创建新区块,成功打包区块的矿工会获得一定数量的比特币作为奖励。每个区块的奖励是50枚比特币,但每隔约四年,奖励会减半一次,这一机制被称为比特币减半。经过多次减半后,目前的区块奖励已降至极低水平,新比特币的产出速度大幅放缓,进一步凸显了其稀缺性。

尽管比特币总量固定,但并非所有已挖出的比特币都在流通。部分比特币因早期持有者丢失私钥或长期未移动而被永久锁定,这些比特币被称为僵尸比特币,它们实际上退出了市场流通。一些大型机构和企业也在持续增持比特币,将其作为长期资产储备。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市场上实际可交易的比特币数量远低于理论上的已挖出总量,进一步加剧了供需关系的紧张。

比特币的总量限制是其底层区块链设计的一部分。通过密码学算法和共识机制,比特币网络确保了新币发行的透明性和不可篡改性。每一枚比特币的诞生都记录在区块链上,任何人都可以追溯其来源和流转历史。这种去中心化的发行方式避免了人为操控货币供应的可能性,使得比特币成为了一种真正由代码和数学规则驱动的资产。